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地位崇高,屹立世界艺术之林。书法家利用汉字载体,进行艺术再创作,形成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变化多端,琳琅满目,蔚为大观。“篆”是人生的纹路,“隶”是人生的玩味,“楷”是人生的规范,“行”是人生的浪漫,“草”是人生的飞扬。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依然呈现蓬勃生机,散发诱人魅力。
东晋王羲之,以“中和之美”把书法推上了第一座高峰;中唐颜真卿,以“气格之美”又将书法推到了书坛另一座高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稳定发展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群众性书法创作热潮,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而起,带来书法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然而,当今书坛问题重重,发展堪忧,整个书法队伍普遍存在着心态浮躁、学识浅薄、功力不足、笔墨欠佳等问题。具体表现:
1.不师传统,忽视临帖。急于求成,不愿下苦功,忽视和反对临摹古人法书经典,盲目创新。
2.心态浮躁,难耐寂寞。社会上发明“国展”书法促成法,“风暴”书法速成班,依样画葫芦,书者通过一两件如同复印一般的书作入展全国大赛,一夜之间就成为书法家。
3.书风丑怪,夜郎自大。一味追新、追奇、追怪,胡涂乱抹,支离破碎,丑态百出,背离书法之道和法则。
4.杂耍献丑,哗众取宠。嘴书、脚书、左书、侧书、反书、倒书、巨书等。
5.理论苍白,拾人牙慧。
6.批评不实,菩萨心肠。
7.彼此利用,相互吹捧。
8.沽名钓誉,虚名包装。
9.利欲熏心,满脑铜锈。
10.官员附庸,名人做秀。
作为书法后学,深知崭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与肩负的时代责任。十余年的书法实践和积累,在此,我从书法的哲理性、书法的德性、书家天赋、书法的技巧、书家学识、书法的美感等几个方面谈谈对中国书法的理解与认识:
一、书法的哲理性
“形而下者谓之技,形而上者谓之道”本人认为,学书者,首先明道。
道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终。大千世界,阴阳和谐,万物勃发,春去冬来,四季有序。书法大道,浓淡干湿,粗细强弱,左右迎让,上下接应,险中求稳,知白守黑。王羲之《书论》曰:“夫书、字贵平正安稳,或小或大,或短或长”。“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载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又在(题卫夫人《笔陈图》后)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如此论述书法艺术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充满哲理性。
《逍遥逰》中“鹏之徏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种气势积蓄并生成了书法艺术运笔中的气盖山河之势。书法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万象表现的艺术,“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近取于身,远取诸物”,在师法自然的活动中产生。
易经讲阴阳协调、相生相克。老子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以及“知白守黑”、“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庄子的“心斋”、“坐忘”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儒家讲中庸、仁德礼乐,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仁,游于艺”(《论语》)。东汉佛入中土,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一起,以“无我无欲心则休息,自然清静而得解脱,是名曰空”(《大正藏》)。这些都阐述了道对书法艺术的特殊作用。书法有四大元素:黑与白,点和线。其中,黑和白是最高级的色彩,是最大的色彩。中国书法是墨的艺术,老子说玄,玄就是黑。墨呈黑色,黑是一切色彩的总合,是主动色;宣纸是白色的,白色是万色之源,是被动色。黑呈阳性,白呈阴性,两者的结合构成了阴阳的太极学说。黑白的两极对立,只有中国人用柔软毛笔,纸笔墨三者产生了中国哲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学书者,必须悟透辩证和对立统一的规律。方能泼墨走笔,提按使转,中锋侧锋,上下迎让,左右逢源,强弱相济,粗细和谐,大小补救,字理行间,穿插有序,疏能跑马,密不透风,方能天然合拍,无极力造作。佛学进入中国后即被改造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即“禅宗”体系。以禅学论书法,即把禅机融入书法技艺中,书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而是禅悟。没有悟性是不可言禅的,同样没有悟性也没有书法。“禅宗”的体系即是“吾心即佛”的思想。“书为心画”,许多书家即以心写书,使书法艺术有了许多文人的心境,一种不雕不饰,天真率直的书风使中国书法真正做到了对最自由形式美的诠释。智永居永欣寺期间曾临写《千字文》800帖,分赠浙东诸寺,目的就是要借佛门之力,流布乃祖书法。弘一法师书法,以弘扬佛家四大皆空之律,迟缓而相对匀速的书写,凝结着厚重的禅意法音,处处透露着“以律严身”之气,将其对佛法戒律的精研深悟融会到笔端,便生成了他自己所说的“平淡、恬静、充逸”的韵味,流露着一股“清气”,体现其内心的平淡与雅静。
书法执笔、运笔、布白、运气等等技法,都反映出书法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唐太宗论书时所言:“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玄学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与佛家的“真空为体,妙有为用;随法身则万象俱寂,随智用则万象齐生。”王羲之心领神会,移情于翰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致使其笔势神气淋漓,尽得妙处风流。
二、书法的德性
书法贵在能出真性情,讴歌真善美,这也是书法生命的最高境界。
书法艺术的德性,是指书家的思想、情感、品德,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应该遵循的时代准则。书如其人,书品即人品。作者通过手中的笔墨在时空中所表现的点画和线条,反映着作者的内心世界和道德修养。汉代杨雄在《法言·向神》中论及“言”与“书”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心画”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人是书法之基。中国书法与其他各类艺术显著的差别之一就在于书法品评以人品为先。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通过书法作品可以窥视书家心灵表现和内心世界,可以看到书家的思想高低、品德优劣、学识深浅、风格雅俗、名利浓淡等。中国书法历来以人品道德,气节情操,作为衡量书法艺术的重要标准。王羲之为人飘逸、洒脱、旷达、傲世,其字便有自由、洒脱、神采飞扬的风神;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所以被世人称为“心正则笔正”,他的书法气势恢宏,凛然浩气,神采飞扬,为历代书家们推崇;宋代宰相蔡京的书艺不逊于蔡襄,就因为他品德欠缺而被排除书坛之外。赵孟頫的书画在元初被列为第一,但由于他以宋朝皇族投降元人,后人瞧不起他。傅青主认为赵孟頫人格卑下,所以书法甜媚而无骨力。“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
明代书法家傅山作诗告诫他的子孙,“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他提出的“作字先作人”的观点,就是说如果背离了周礼儒学,那么做人就是立不住脚的,这样的人写出字来也必然流露出一种“小人之态”,而这种低俗仅仅靠笔墨技巧是无法补救的。傅山告诉他的孩子们,在学习颜真卿书法之前,必须首先观看颜真卿是“怎么说”和“如何做”的,就是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只要胸中有颜真卿那样的浩然正气,一管小小的羊毫也足以“气吞强虏”。
元明清三代,品评书法已将书家的“人品”强调到空前的高度。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刘熙载曾云:“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沉毅,奇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节操是艺术家的安身之本、立命之基。这是文人书法发展的必然结果。文人书法本是文人自娱和自我表现的艺术,自然也是书法家个人兴趣、爱好、品格的再现,因此品评书法,势必牵涉艺术家的人品。这是中国书法的特点。西方艺术固然也讲艺术家个人的思想,但无论在实践和理论上都不像中国这么重视。
三、书家天赋
中国书法以文字为载体,以笔墨为媒介,以点画和线条构成千变万化的形体,是二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同时,它又是抽象抒情的表现艺术。书者凭借笔墨提按挥洒,利用点画和线条在时间和空间中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学识、品格和天赋。所以说书法有它的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说它普遍,大凡有文化的人,都可拿起毛笔任意写写。说它特殊,真正能悟透书法的真谛,能摘取书法艺术桂冠,从古至今则凤毛麟角。
几千年来,真正称得上书法大家、名列书史的书家也不过百余人,篆书名家更为寥寥,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凝(冰)、清代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草书书家也屈指可数,整个宋代几百年间才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当年颜真卿一直追随张旭,向张旭学书,张旭对颜真卿说:“笔法是玄妙精微的,不宜随便向人传授,若非志士高人,不可与言要妙”?书法艺术,不是一般常人所能从事的神圣事业,必须具有超人的天赋,超尘脱俗、通达学识、淡泊名利的志士高人方有所成。颜真卿极具天分,终得笔法,求得书艺。
王羲之《书论》中曰:“夫书者,玄妙之奥也,若非高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王羲之七个儿子都习书法,唯独王献之独具天分,后来与父其名,亦成历代书法大家。张旭、颜真卿以及苏、黄、米、蔡的子孙们没有一个书法大家,可见书法艺术对书者天赋的选择。
赵之谦在《章安杂说》中说:“书家有最高峰,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积学大儒、必具神秀”。
艺术大师潘天寿也曾讲过:“有天分,好勤奋,书法需三十年”。这就是说艺术家不仅要天赋高,更需要勤奋,肯于钻研,勇于吃苦,耐得住寂寞,摆脱世俗,清心寡欲,上下求索,方能成为书法艺术大家。
四、书法的技巧性
书法艺术具备高度的技巧性,张旭总结其表现为“妙在执笔、识法、布置、纸笔精佳、变通适怀”等。书者如何才能具备书法的高度技巧呢?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羲之板上习书,入木三分;智永禅师笔秃千管,退笔成冢。苏东坡云:不及古人治艺,专心致志,用志不移,技通于道,乃能深入堂奥。
书法功夫技巧有深有浅,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初学者以能得心应手为功夫;能书者以“点画振动如观其挥运之时”“刚毅雄劲”“备精诸体”是功夫;善书者以“神采”、“形质”兼之,使人“惟见神采,不见字形”是功夫。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书法技巧在点画,在线条,在结体。“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点画是书法的基石,笔法是完成点画的手段,藏露、中侧、提按、收放、转折、疾涩等,或动或静,浑然一体。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派生出刚柔、文质、动静、虚实、方圆、直曲、迟速、轻重、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等一系列对立的具象范畴,又由这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产生出具有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论述了书法是具备高度技巧性的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
张旭谈基本功夫十二意: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等。书法艺术是高人志士,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心净如水,乐于吃苦,肯下真功夫所从事的神圣事业。
历代书家都非常重视笔墨修养,也把笔墨技法的修炼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笔锋要藏而不露,落笔横行要“无往不复”,竖行要“无垂不缩”,古人称这种运笔方法为“一波三折”。这样写出的线条,才能沉着不浮,力透纸背。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是“有质有韵”,即高雅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具有感人的力量。
需要提醒的是,毛笔字大凡有点力气,附庸风雅的人都可以随便写写,尤其有些仕途官员,文化名人,成功商人,军旅将军等“名人”题字,尽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但不是书法艺术,他们也不是真正的书家,不值得书学者推崇和效仿。
书法艺术继承上,抑碑扬帖或扬碑抑帖,我认为这两种顾此失彼的现象都不可取,碑有碑的艺术特色,帖有帖的书法精髓,碑帖都应继承和弘扬,碑帖相容,吸取精华,取其所长,这才是正确的弘扬传统的科学态度。
五、学者学识
书法艺术要求书家具备丰厚的学识修养,即“字外功夫”。王羲之名作《兰亭序》,苏东坡的《赤壁赋》堪称文质兼美之作;伟人毛泽东草书,沁园春《长沙》、西江月《井冈山》、七律《长征》、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堪称大手笔,其浩然胸怀和博古通今的渊博知识,无人比拟。
书法是文字(文学)和笔墨双重艺术。自诞生以来,走过了漫长的旅程,凝聚着先哲的智慧和神韵,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一直伴随始终,涌现了屈指可数书法大家,他们无疑都是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
陈振濂先生在《书法美论》中论道:“所谓‘书法家’,除了在艺术上必须有良好的造诣之外,还必须在文学上(严格说是学问上)有所积累与建树。一个第一流的书家可以不是政治家、经济家或画家,但都必须是诗人、文学家。倘缺乏后一个条件,他就很难在历史上占有地位……,从颜真卿、张旭、杨凝式、米芾、文征明、黄道周、傅山、邓石如……无一不是诗文素养雄厚,或有诗作问世,或有文集留存――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书法写的是字,不懂字(不懂文学)的人是很难理解这兼具艺术与文学两重美的特征的”。
书家只有具备了“学”,才能使“工”得到充实、提高,才能使书法文气、雅气、清气、静气、才气飞扬,才能使俗气、匠气、火气、浊气、霸气厚重,形和意的气韵蕴含于用笔、节奏、墨法、笔势、结构、章法,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文是书法之魂。书法的核心在于对中国文化的把握之中。文是内容,书是形式。文是灵魂,书是形体。文是生命,书是躯壳。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什么叫文为书魂呢?第一,文包括诗、词、歌、赋,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的内容。不管是自己写的、别人写的书法,必须以文为载体。第二,文主宰着一幅书作的意境。书家立意,全从文中来。文不同,书亦不同。可以说,是文统领着笔墨,驱使着笔墨,构成一幅幅不同意境的佳作。苏轼的《梅花帖》,写到结尾,忽作狂草,那是奔放的诗句所决定的。
自从张怀瓘提出书家要“兼文墨”(《书议》)以来,历代书家都十分重视,从而形成了一个传统,有成就的书法家,往往是诗人、文学家、学问家。而今天的书法家所缺乏的,恰恰是这“兼文墨”的两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内容决定形式,书法家要进一步提高艺术造诣,就必须从文学上努力和下功夫,反过来,形式又保证内容,也可以决定内容的成功,故又须从笔墨上用功。但目前尤其缺乏的还是“文”,书家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书法是上不去的。
六、书法美感
中国书法尽管抽象,难以理解,但它却用最简单的形式,最具变化的线条,最具建筑美感的造型,最具音乐韵律的节奏,包含容纳了中国的古典艺术精神,宁静、悠远、深邃与充盈。意涉瑰奇,愈深愈险,愈险愈奇。秦汉碑刻砖瓦、魏晋尺牍短笺、隋唐丰碑巨碣、明清高堂大轴,形式各具变化。《兰亭序》为何真伪争执多年,扑朔迷离?因为它太完美,太令人回味。
书法接通个体与宇宙人生的联系,借助笔墨纸砚用一定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营造书法的形意之美,表现人性深处所蕴藏的中国文化理念和审美意识。
首先,书法艺术的美感有许多因素构成。点画、线条、墨法、章法、意境、气势、布局和材料,(纸装璜)等。这些主观与客观,心与手,墨与纸,能否浑然一体,天然合拍而无造作,方能展示书法艺术的天然美感。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艺术的核心是“和”;然而道家以自然之和,儒家以礼义之和,释家以四大皆空的宗教之和;书法艺术是心手之和。但有所区别:
道家之和:体现自然之美;
儒家之和:体现中和之美;
释家之和:体现规范之美;
书法之和:体现形体之美。
表现在书法艺术中的“和美”,早在孙过庭《书谱》中就作过阐述:“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和之际,优劣无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四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当仁者得志忘言,罕阵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论述了书法创作的主观和客观的和谐,和则美,不和则乖。揭示了书法创作的和谐规律。墨线交替,演绎人性自然。
再者,书法艺术的美感更多的是抽象多于感性,但与绘画等感性至上的艺术不同,书法无法把直观的结果直观地显现出来,眼见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笔下只能是一些墨线的交叉往返,自然物象和人类的情感了然全无,所以,书法是无法将直观所见直接地转化为艺术形式的,只能将自然和人性情感凝聚并简化成一些富有动感,能感悟生命力的墨线,将繁复的自然抽象化、节奏化、简洁化。耸立的高山是竖形的墨线,危崖欲坠的巨石是点画的墨迹,奔流的长河是一捺急速的运转,蜿蜒的藤蔓是草书的绵延数笔。经书法家过滤,自然万象和人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顷刻间化为一些墨线。这些墨线,将物态神情、宇宙精神以及自我情感融为一体,熔铸着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阅读和理解,培植成一种蕴涵生命、显现生命的特有形式。
书法家在创作中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所感悟的万物之美,集中表现在书法的点画、线条形体和通篇布局之中,孙过庭在《书谱》中是这样论述的“偃仰相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迟涩飞动,剔空玲珑,尺寸规度,随字转变”。书法作品的艺术处理,必须点画流美,线条丰丽,通篇和谐,阴阳合汇,一气贯通,天然成趣,无人工造作,这就是“无意于书得于书,有意于书失于书”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书法艺术感染力和格调高雅的魅力。
再者,笔墨相生,书法起美感之势。势者,往来顺逆而已。书法的势体现为一种张力形式,它是书法追求内在生命的质感。书法的这种张力形式有逆势和顺势两种类型。逆势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书法运笔状况,追求的是抑扬腾挪、推挽有度的内部紧张矛盾的形式,追求的是书法内部巨大的不平衡,以及那种将行而未行、将动而未动、将驰而未弛的奇效;顺势则是人们所说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书法运笔疾势,如同怀素、张旭等人的“醉来随意三五行,醒来欲书书不得”的淋漓张狂、任意挥洒的风格,追求的是一种飞动之势。这种势如电闪雷鸣、长虹横空、飞鸟出林、飞龙翔天,在翰逸神飞中一任激情的飞扬,完成生命的狂舞。书法艺术对势的追求,体现了书法家对人类生命之美的认同和服膺。从书法理论看,作一字就如同树一人,人之所立,在于生气灌注;字之所立,则在于活态生香。一幅书法作品虽然字字不同,但在背后却有着无所不在的生命联系,“筋、骨、血、肉、精、神、气、脉”。一幅书法作品就是一张生命之网,每个字就是这张网中的一环,环环沟通,处处相连,流转不息,构成一种起伏跌宕、纵横冲突的生命联系体。
结语
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不同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快有慢,发明了青链霉素就解决了肺炎问题,从此就不再倒退。书法艺术则不然,前人成果和经验固可启迪后人,后来者如果具备超人的天赋和勤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古人的经验,在继承中求变异,在变异中求发展,形成艺术风格,就可能成为书法家。
书法艺术来不得半点的虚假。继承和发扬这一神圣的艺术事业,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明确一点,毛笔字大凡文化人都可以写写,然而书法艺术创作则不然,历来都是高人志士,学识渊博,淡泊名利,心净如水,乐于吃苦,肯下真功夫的极少数高智商、高天分的人所从事的神圣事业,决不是大众文艺。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告别了毛笔和钢笔,提倡无纸办公。我们鼓励书法有兴趣的人们都拿起毛笔写写画画,继承古老的书写方式,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这种群众性的书法热潮,是要加以保护和提倡的。但要明确一点,要想步入书法艺术殿堂的,那是极少数人的事情。
书法艺术最忌千人一面,步人后尘。齐白石说过,“学我则俗,象我则死”,艺术是不能雷同的。不少书家以汉简、魏碑或他人书体临摹得酷似而沾沾自喜,模仿得越酷似固然好,但必需融会贯通,寻求变化,博采众家之长于一炉,锻造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否则艺术生命就枯萎。
艺术贵在创新,这种创新在于继承传统书道的基本前提下进行。方能争得一席之地。孙过庭论述:“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论述了书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赋予书法艺术的时代感和审美情调。书法贵在学古而不拘泥于古,也不宜泥于古。重要的是书法贵在学古而不违背时代,趋今而不混同于俗弊。
真正有良知的书法艺术家有义务和责任,担当起今天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书法作为一门神圣的艺术科学,理应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这一神圣的使命,只有靠那些高人志士,博古通今,淡薄名利,勤奋好学,甘于吃苦,勇于探索的人来完成。维护了书法艺术的尊严,痛斥流弊,正本清源,确保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作为一名书法家,如何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72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情真意切,字字珠玑,文采飞扬,黄钟大吕。让我感受到了党中央几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光荣传统,正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法家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